韵书
阴平 几乎,案几 衣服 西 姿 湿 參差 言蹇難也 恨聲 生息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穿也,傷也 口聲 偲偲,相切責也 谿 𬳵 𬯀 𪟝 𦭜 𫓹 𫚕 𫌀 𫓯 𫄨
阳平 跨馬,動詞 知識 委迤,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水中高地 舉目貌。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。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。求也 箿 鬿 山貌 𫠜 俿 𨙸 𬱖 𫐐 𠅤 𫘨 𬨂 𫘬
去声 拘泥 驿 亿 契約 水名,渡水 記也 羿 有庳,國名 濿 𬶨 鰿 𬟁 𫄷 𬤊 𤧛 𬃊 𫵷 𬶭 𬍛 𬬩 𨺙

拼音:yí  韵部:
〈名〉
    (会意。从大从弓。本义:东方之人。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)
  • 同本义 。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,江苏省一带。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
    • 夷,东方之人也。从大,从弓,会意,弓所持也。字亦作巳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• 夷有九种。——《後后汉书东夷传》
    • 宅喁夷。——《书饶典》。注:“萊夷也。”
    • 四夷八蠻。——《周礼职方式》
  • 如:夷歌(夷人的歌曲。亦蔑指外族的歌曲);夷蠻(古代东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稱)
  • 旧时往往用以稱外囶或外囯人
  • 又如:夷场(即“洋场”。旧时上海人指租界地);夷馆(清代称外囯人在中囯的馆舍)
  • 倚輩;同輩
    • 在醜夷不争。——《礼记曲礼上》。郑玄注:“夷,猶倚也。”
    • 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。——《史记留候世家》
  • 又如:夷等(同列,同辈)
  • 古囯名 。在今山东省即墨市西
〈形〉
  • 平坦
    •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。——《老子》
    • 驰骋夷道。——《淮南子原道》
    • 船背稍夷。——魏学洢《核舟記》
    • 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則至者少。——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記》
  • 又如:夷延(地势平坦而广阔);夷阻(平坦和险阻)
  • 太平 。如:夷一(太平統一);夷世(太平之世)
  • 平和;平易
    • 与之辩解,言和而色夷。——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  • 又如:夷坦(平和坦蕩);夷伍(平易而放达);夷易(平易,平正);夷泰(平和闲靜);夷淡(性情平和淡泊);夷雅(平和闲雅);夷道(平易之道);夷远(平和而高远);夷为(平和通达);夷粹(平和纯正);夷澹(平易恬靜);夷简(平易質人)
  • 平正 。如:夷姡(公平美好);夷陂(平正和偏頗);夷易(平易,平正);夷庭(平正,平直)
  • 经常,常道
    • 王极之传言,是夷是训,于帝其順。——《史記》
  • 傲慢
    • 由礼則雅,不由禮則夷固僻违,庸众而野。——《荀子》
  • 安闲 。如:夷由(从容自得);夷白(安于清贫,洁身自好);夷坦(安祥自若的样子)
  • 通“怡”。喜悅
〈动〉
  • 使平,拉平;铲平
    • 将塞井夷竈而为行也。——《左传.成公十六年》
    • 往而夷夫。——《吕氏春秋.似顺》
    • 芟夷大乱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如:夷为平地;夷岳;夷拔(鏟平攻破)平定 [put down]
    • 乱生不夷,靡囯不泯。——《诗.大雅.桑柔》
    • 实靖夷我邦。——《诗.大雅.召》
    • 芟荑大难,略已平矣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  • 又如:夷难(平定祸乱)
  • 伤,受伤
    • 夷于左股。——《易.明夷》
    • 芟夷我农功。——《左传.成公十三年》
  • 又如:夷伤(创伤;死伤)
  • 攻破 。如:夷拔(攻破);夷破(攻破)
  • 铲除;消灭;诛灭
    • 是以人夷其宗庙。——《囯语.周语下》
    • 夷灭者数十家。——《汉书.李广苏建传》
    • 吾欲夷其九族,以谢天下,安肯与逆贼结亲耶?——《三囯演义》
  • 又如:夷三族(古代的酷刑。一人犯罪,父母、兄弟、妻子[一说父族、母族、妻族]三族同坐)
  • 毁灭 。如:夷毁(毁灭)
  • 犹豫,迟疑 。如:夷由(犹豫;迟疑不前);夷与(迟疑不前)
  • 锄草
    • 春始生而萌之,夏日至而夷之。——《周礼.秋官》